本次实验所用的电镀污泥中Cu, Zn, Ni, Cr四种重金属的含量较高。Cu, Zn, Ni一般以二价重金属的形态存在于铺路砖体内部,在高温条件下易与硅铝氧化物形成硅铝酸盐矿物,如CuSi03, ZnzSi04, NiSi03等。这些硅铝酸盐矿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溶解,起到了固定重金属的作用。电镀污泥中的Cr主要是三价铬,高温条件下呈中性,基本不与硅铝氧化物反应,但Cr在高温条件下非常容易结合Cu, Zn,Ni等二价重金属而形成尖晶石结构((ABz04,其中A为Cu, Zn, Ni等二价金属,B为Al, Fe, Cr等三价金属),尖晶石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矿物结构,几乎不溶于酸和碱。图7给出的烧结铺路砖矿物相分析也证实了尖晶石结构的存在。因此在本研究中,尖晶石结构对Cu, Zn, Ni, Cr的固定化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掺入电镀污泥高温制备烧结铺路砖的过程中,由于活性硅铝及长石等低熔点物质熔融形成液相,在冷却过程形成类似玻璃或者陶瓷的致密结构,包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颗粒物,因此减少了重金属与浸出液的接触面积,降低了重金属的浸出风险。认为,电镀污泥被制成烧结铺路砖后重金属浸出风险降低主要归结为重金属转入稳定的矿相结构和受到致密铺路砖体的包裹。www.5556577.cn
|